通常講,設備的運轉率特別是有效運轉率的高低可以基本反映出一個電廠的生產管理水平,而追求高的設備運轉率就必須壓縮計劃檢修時間,并盡最大可能的減少生產故障,甚至做到生產零故障狀態。那么設備的現場巡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為此,下面就針對如何巡檢、巡檢的方法等作一闡述。 一、如何對設備進行巡檢 最主要的還是對電廠生產工藝熟悉,對生產設備了解.經常深入現場觀察設備的使用以及運行情況.熟悉操作規程,具體設備具體對待。重點在于巡檢要仔細,多動手勤動腦,積累經驗. (一)設備的巡檢內容: 1、一般的"跑'冒'滴'漏"問題; 2、檢查設備的基本儀表參數是否正常,如:壓力、電流、溫度、流量、振動、油位等; 3、重要設備的連接部分檢查:如減速機的聯軸器,以及減速機的聲音,潤滑油的位置和潤滑油的油脂情況,減速機的底腳螺栓是否松動等; 4、有無違規操作情況; 5、設備交接班的情況了解。 (二)對于動、靜設備的具體巡檢內容: 對于動設備: 1、采取一看、二聽、三觸摸等檢查手段; 2、一看:看其運行狀況及相關指示儀表的狀態顯示(壓力、溫度、油位、電流等); 3、二聽:聽其運轉聲音,是否有異常的聲響; 4、三觸摸:感覺設備運轉的振動情況是否異常,可結合相關的測量儀器等(測振儀)。 對于靜設備: 1、主要是檢查其外觀; 2、連接部件的完好性; 3、相關儀表(現場一次表)的運行情況; 4、跑、冒、滴、漏等情況。 動靜設備巡檢的不同之處: 靜設備:簡單說就是看與平時有什么不一樣的,可能通過一個很小的異點就能發現一個事故隱患。 動設備:主要聽一聽聲音與平時有什么不一樣,在崗位呆時間長了都明白這一點很容易辦到,因為天天聽對設備正常運行的聲音非常熟悉,一旦運轉有問題聲音肯定不一樣。還有要看看潤滑油位,看看軸承幾個主要控制點的溫度(可經常與集控室聯系進行確認)。 二、設備的巡檢的方法 巡檢人員在設備巡檢過程中,嚴格按照安全規程,用高度的責任感和“望、聞、問、切”的巡檢方法,可以及時發現、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任何設備事故的發生,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都要經歷從設備正常、事故隱患出現再到事故發生這三個階段。從設備正常到出現事故隱患的漸變過程,是個量變的集聚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設備的量變都由具體特征表現出來。例如高壓管道爆裂,必定有個泄漏、變形的過程,表現是漏氣、外形改變、振動,同時發出異常聲響,氣慢慢地越漏越大,響聲越來越響,管壁變薄、鼓包,這是個量變的過程,此時如果巡檢人員視而不見,不以為然,或發現、處理不及時,管道就會爆破,事故就可能發生。用“望、聞、問、切”辦法來進行巡檢,就可以及時發現量變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必然反映出來的特征,在設備事故發生質變前進行處理,積極預防質變,防止事故的發生。 望,就要作到眼勤。在巡檢設備時,巡檢人員要眼觀六路,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睛,從設備的外觀發現跑、冒、滴、漏,通過設備甚至零部件的位置、顏色的變化,發現設備是否處在正常狀態。防止事故苗頭在你眼皮底下跑掉。 切,要做到手勤。巡檢人員對設備只要能用手或通過專門的巡檢工具接觸的,就應通過手或專用工具來感覺設備運行中的溫度變化、震動情況;在操作設備前,要空手摹擬操作動作與程序。手勤切忌亂摸亂碰,引起誤操作。 “望、聞、問、切”巡檢四法,是通過巡檢人員的眼、鼻、耳、嘴、手的功能,對運行設備的形狀、位置、顏色、氣味、聲音、溫度、震動等一系列方面,進行全方位監控,從上述各方面的變化,發現異?,F象,做出正確判斷。"望、聞、問、切"四法,是一個系統判斷的方法,不應相互隔斷,時常是綜合使用。巡檢人員只要充分做到五勤,調動人的感觀功能,合理利用"望、聞、問、切"的巡檢四法,就可以發現事故前的設備量變,及時處理,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 三、運轉中軸承巡檢的注意事項 軸承巡檢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法進行:“傾聽”、“觸摸”和“觀察“。 1、傾聽 利用聽覺來識別不規則的運轉是一種很普通的方法。例如借助電子式聽診器、機械聽針來察覺某一零件的不正常噪音常是有經驗工作人員使用的方法。軸承若是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況會發出低的嗚嗚聲,若是發出尖銳的嘶嘶音、吱吱音以及其它不規則的聲音,通常表示軸承處于不良的運轉狀況。 尖銳的吱吱噪音可能是由于不適當的潤滑所造成的,不適當的軸承間隙會造成金屬聲。軸承外圈軌道上的凹痕會引起振動并造成平順清脆的聲音。若是由于安裝時所造成的敲擊傷痕也會產生噪音,此噪音會隨著軸承轉速的高低而不同。若是有間歇性的噪音,則表示滾動件可能受損,此聲音是發生在當受損表面被碾壓過時。軸承內若有污染物常會引起嘶嘶音。嚴重的軸承損壞會產生不規則并且巨大的噪音。 2、觸摸 高溫經常表示軸承已處于異常狀態。高溫也有害于軸承內的潤滑劑。有時軸承過熱可歸究于軸承的潤滑劑,若軸承在高溫情況下長期運轉,會降低軸承的壽命,引起軸承高溫的原因有:潤滑不足或過分潤滑、潤滑劑內含有雜質、負載過大、軸承損壞、間隙不足及油封產生的高摩擦等等。 正常情況下,軸承在剛潤滑或再潤滑過后會有自然的溫度上升并且持續一或二天。 3、觀察 軸承若得到良好的潤滑并且能保證正確的阻隔雜物及濕氣,也就是說油封完好無磨損。最好應定期打開軸承箱,以目視檢查軸承并且檢查油封的完好程度。檢查靠近軸承處油封的狀況以確保它們足以防止熱液體或腐蝕液體或氣體沿著軸心滲入軸承。保護環及迷宮油封應涂上油脂以確保其有效的防護作用。油封若已磨損應盡快更換。油封的功能除了防止雜質進入軸承外,另一個功能是將潤滑劑保持在軸承箱內。油封若有漏油現象應馬上檢查油封是否已磨損破壞或油塞松動。漏油現象也可能導因軸承箱接合面松動或由于潤滑劑添加過多所形成的攪拌及漏油現象。檢查自動潤滑系統以確保機油或油脂正確地進入軸承,并保證正確的添加量,同時,檢視潤滑劑是否有變色或變黑,若是這種現象,通常表示潤滑劑以變質或含有雜質,應馬上進行更換。 四、巡檢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1、進入巡檢區域必須勞保佩戴齊全,著裝整齊。 2、巡檢通道不得有雜物、細碎物料,如有應及時清理。 3、不得在巡檢過程中接打手機,與人打鬧,觸摸運轉的部件。 4、雷雨天氣不得使用對講機。 5、高空巡檢不得將身體探身與護欄外,不得將高空物料隨意踢起,以防落下傷人。 6、發現設備出現故障應按下緊急停止按鈕,以防事故擴大化。 7、上下樓梯應扶欄桿而上,切不可雙手背后或不扶欄桿,以防腳踏空或出現其他意外。 8、高空巡檢時不得將任何物品從高空拋落或直接將物料清掃至地面。 9、巡檢過程中不得橫跨皮帶或穿越皮帶機以及從運轉的設備上行走,不得拆除運轉中的設備的防護裝置。 10、巡檢過程中發現隱患應及時處理或匯報,處理不了的應設置警戒或采取必要的措施。 11、巡檢過程中處理各類隱患或事故完畢后,應及時清理現場,不可留下雜物、油污等。 聞,要做到耳、鼻勤。巡檢人員要耳聽八方,充分利用自己的鼻子和耳朵,發現設備的氣味變化,聲音是否異常,從而找出異常狀態下的設備,進行針對性的處理。 問,要做到嘴勤。巡檢人員要多問,其一是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問也是個用腦的過程,不用腦就會視而不見。其二是在交接班過程中,對前班工作和未能完成的工作,要問清楚,要進行詳細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交班的人員要交待清楚每個細節,防止事故出現在交接班的間隔中。 |